農藥超標蔬果與風險分析
◇ 您是否時常關心每天的穀物、蔬果飲食農藥殘留議題呢?
◇ 農藥超標案件時有耳聞,您是否擔心若不小心吃到農藥超標的蔬果,會帶來什麼樣的風險呢?
◇ 我們安排了以下情境,帶您進一步了解~
◇ 新聞案例:
2021年3月11日台灣英文新聞報導,臺北市衛生局抽驗生鮮蔬果,發現香蕉等水果的農藥超標近10倍...
若意外已食用這些水果,對身體有危害的風險要怎麼評估呢?
新聞網址: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4147762
看完上面的新聞,我們先以香蕉作說明。
報導指出水果行的香蕉被驗出殺蟲劑百克敏 0.19 ppm,標準值為 0.02 ppm 以下。
此標準值,是指「農藥殘留容許量」(MRL值)。
◇ 農藥殘留容許量查詢:
「農藥殘留容許量」是依據我國《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2項規定訂定。
每種蔬果、糧食作物作為食品時,有其對應的法定「農藥殘留容許量」,
可以到衛福部食藥署>食品藥物消費者專區>整合查詢服務>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 的資料庫查到呦:
https://consumer.fda.gov.tw/Law/PesticideList.aspx?nodeID=520
此文後面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見 ◇ 農藥殘留容許量介紹)。
從這個資料庫,可以查到香蕉作為食品時,「農藥殘留容許量」為 0.02 ppm,即是這則新聞報導上所列的標準值。
這個值代表每 1 公斤的香蕉,所殘留的百克敏量,不能高於 0.02 毫克(mg),不然就違反法規了!
◇ 農藥超標量的風險計算:
報導中的香蕉農藥量超標,經台北市衛生局依法罰款和通知下架,但已經賣出吃下肚的…是不是很危險呢 !? 風險該怎麼判斷呢 !?
其實,您可以不必過度擔心,因為「農藥殘留容許量」數值訂定時,已考慮了高標準的安全係數做把關!
根據歐盟的研究報告,農藥百克敏 「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DI值) 是 0.03 毫克/每公斤體重/每日。(詳細見此文後面 ◇ 每日可接受攝取量介紹)
假設您的體重是 60 公斤,代表您每日可接受的百克敏攝取量為:(60*0.03) =1.8 毫克/日,才會超過風險評估科學研究出會造成健康危害的劑量。
新聞報導中,每公斤香蕉所含超標的農藥百克敏量有 0.19 毫克,即 0.19 毫克/公斤香蕉的百克敏。
換算起來,每日需要吃超過 9.47 公斤的百克敏超標香蕉,才會超過風險評估科學研究出會造成健康危害的劑量。
(計算方式: 1.8 毫克/每日÷ 0.19 毫克/公斤香蕉= 9.47 公斤香蕉/每日)
1 根香蕉大約是 100 公克,即 0.1公斤;相當於每天要吃94根以上的百克敏超標香蕉,才會超過會造成健康危害的百克敏劑量。
一般來說,一天吃10根香蕉,就已經非常多了,還距離吃到會達到危害劑量的百克敏超標香蕉量很遠。
如此看來,是否能減少您心中的擔憂呢?
每日要吃超過94根以上的百克敏超標香蕉 ! 才會超過會造成健康危害量~
◇ 新聞報導中其他水果的農藥超標問題
同篇新聞報導中提到:
金桔被驗出殺蟲劑得克利 0.22 ppm,標準值為 0.01 ppm 以下;
草莓被驗出殺蟲劑氟尼胺0.06 pp,標準值為0.01 ppm以下,要如何看待呢?
參閱前面提到的衛福部食藥署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資料庫網頁,可以查閱發現到:
得克利沒有在金桔訂定 「農藥殘留容許量」;氟尼胺也沒有在草莓訂定 「農藥殘留容許量」,
因此屬於不可在該食品檢測出的農藥種類,此篇報導採用檢驗方法的定量極限為 0.01 ppm 作標準。
某種食品沒有訂定某種農藥標準的原因,主要是國內還沒有農藥業者向農委會和衛福部申請某種農藥使用於某種糧食作物;
因此政府機關也不會特地召開該案例農藥用於該作物的審查,也就不會核准。
因此依法規,該農藥於該作物不得檢出,一但檢出就涉及違反法規了。
◇ 農藥殘留容許量介紹
上述的農藥風險評估知識,提到了「農藥殘留容許量」,如果您想更了解這個數值怎麼來的,
這邊為您進一步說明。
農藥殘留容許量,為我國法定之農藥於食品的最大殘留容許限量 (maximum residual level, MRL)。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2項,由中央主管機關(衛生福利部)會商相關機關(包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等)定之。
政府機關會商訂定「農藥殘留容許量」,主要因農民於生產作物時,有病蟲害防治的需求,而農藥業者會發展具用病蟲害防治潛力之藥劑,還必需依據 《農藥管理法》向中央主管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申請農藥登記。
農藥業者申請農藥登記,需先備有許多農藥品質、風險評估相關試驗之資料,包括:農藥標準規格檢驗合格證明文件、理化性與毒理試驗、田間試驗資料等。
其中,農藥的毒理試驗、田間試驗資料,可用於評估該農藥在農田施用後,對作物抗病蟲害的有效性、隨時間分解及殘留在作物的狀況、對試驗指標生物 (如小鼠、水生生物等) 的毒性狀況等。須提交給政府機關作審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委會)參考農藥業者申請時所提交的資料,經審查、評估該農藥使用的方法和範圍、殘留量等資料,向衛生福利部(衛福部)提出農藥殘留容許量的建議數值。
後續政府機關還會在市場對食品的農藥殘留容許量進行把關,以及持續叮嚀農友農藥安全使用,讓我們可以吃的安心~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食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 (MRL) 標準制定值,是經過嚴謹而多種面向的考慮才訂出來的~
包括人體對此農藥的「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DI)、我們的飲食習慣對使用此農藥的蔬果攝取量、還要考量農民在農田有效地使用此農藥後,要等農藥分解、消退到遠低於ADI安全值以下,才能採收蔬果。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參考衛福部前身衛生署的簡報資料,食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 (MRL) 標準制定值,必定小於該農藥的「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DI),中間的差距包含確保食安的安全係數,保障消費者食安及身體健康。
◇ 每日可接受攝取量介紹
上述的農藥風險評估知識,提到了「每日可接受攝取量」,如果您想更了解這個數值怎麼來的,這邊為您進一步說明。
每日可接受攝取量 (Accepatble daily intake, ADI) 為評估消費者每日攝取到食品中某項物質殘留量,長期下來也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慢性危害影響的參考計量值。
這個數值由許多參數組成,為專家依據各種試驗數據如安全性試驗評估結果、消費者對該食物的攝食習慣、暴露量、風險評估方法所需的劑量值、危害程度、不確定因子等進行評估,是非常專業的研究數值。
若要簡單來說,專家透過對農藥反應敏感的實驗動物,例如大鼠,找出不會有不良反應的劑量,即「無可見毒害劑量」 (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
再考量要推論到人體的狀況時,要更謹慎地考量不確定性,可接受的數值要更安全,因此再加入了「動物試驗到人體的差異性」以及「每個人之間的個體差異」的不確定性參數考量,將可接受的數值再各降低10倍2次,總共降低100倍。
考慮了NOAEL值除以不確定因子 (Uncertainly Factor, UF) 或稱安全係數 (Safety Factor, SF) 值,才設定為每日可接受攝取量 (ADI) 的建議數值。
而政府用於管制蔬果能容許農藥殘留的數值 MRL值,還比 ADI 值更低許多,以此讓市場上的蔬果農藥殘留量,都在非常安全的範圍!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為了保障消費者食安健康,世界各國及相關的國際組織皆有對 ADI 值有所研究,例如歐盟對 ADI 值的研究結果非常具有代表性。
我國因應國人攝取農產品的習慣不一定與其他國家的消費者相同,農委會藥物毒物試驗所為此亦負有專業評估適用於國人對特定農藥之ADI值研究任務,遵循國際間適用之風險評估原則、國內消費者之食物攝取量及殘留數據等,來評估長期及短期的取食風險。於《農藥每日可接受攝食量(ADI)與急性參考劑量(ARfD)訂定原則》書中有詳細而完整的介紹。
◇ ADI 值與 MRL 值訂定的關聯簡介
參考經濟部於《台美農業議題-最大殘留容許量》簡報的圖例,簡述了 ADI 值與 MRL 值訂定的關聯。
經由動物試驗,了解某農藥的毒理特性、會造成危害的劑量,可求得「無作用劑量」(No Observed Effect Level, NOEL) 或者「無可見毒害劑量 (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這個值再除以不確定因子 (Uncertainly Factor, UF) 或稱安全係數 (Safety Factor, SF),可以得到 ADI 值。ADI值=NOAEL/UF (單位:毫克/公斤 體重/每日)
而根據農藥田間試驗,所求的得農藥於農作物的殘留量,再乘上一般消費者對該作物的攝食量,可求得評估該農藥的「總暴露量」(Total Intake)。
上述數據會用來於研商訂定「農藥殘留容許量」 (MRL) 標準,MRL值必定低於已考慮到安全係數的 ADI值,使消費者即使攝食到部分農藥超過法定標準的食品,仍然可以具備食安保障。
政府單位亦會透過後市場稽查、檢測市面上的蔬果超標狀況,督促生產者、銷售者能按法定規範作好農藥安全管理工作,把關市面上糧食作物、蔬果、食品的安全品質,供應安全蔬果、保障國人健康,這樣的蔬果安全管理機制,在國際市場上也是有品質保證的!
ADI的安全係數通常使用100倍:(動物試驗到人體之差異10倍)x(人體高風險與低風險之差異10倍)
◇ 更多農藥安全管理與食安知識的文章
文章名稱:農藥每日可接受攝食量(ADI)與急性參考劑量(ARfD)訂定原則
文章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中華農藥協會
--
文章名稱: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與自由貿易
網址:https://www.coa.gov.tw/ws.php?id=22383&print=Y
文章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
文章名稱: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
文章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
文章名稱:這是毒還是藥?先搞懂「每日容許攝取量」和「最大殘留安全容許量」吧
文章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
文章名稱:具食安風險之化學物質
文章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
文章名稱:每日容許攝取量
文章來源:環境保護署、泛科學
--
文章名稱:毒物安全標準和評估機制-以農藥為例
文章來源: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文章名稱:[小知識] ADI與TDI的差異
文章來源:科健商品驗證有限公司 、IQC 商品安全資料庫